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奧地利-薩爾斯堡(Salzburg, Austria)

薩爾斯堡Salzburg


薩堡的主要景點集中在舊市區,而火車站是新市區,剛到薩堡時,覺得,好像沒搞頭,後來進了舊市區,才發現,它其實還蠻美的。

由於住的地方在新市區,但離舊市區也不遠,中間會經過米拉貝爾宮及莫札特之家,才進入舊市區,所以我的路線就是由米拉貝爾宮為起點,依序如下,這樣的路線很順,走起來也舒服。

米拉貝爾宮(Schloss Mirabell):沃夫.狄屈大主教於1606年興建的文藝復興樣式宮殿,原本是主教蓋給情婦住的。因為電影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的花園場景主要在這裡拍攝,使得米拉貝爾花園成為觀光客到薩爾斯堡必遊的景點。 其實那是我小時候看的,我現在只記得Do Re Me而已。

莫札特之家(Mozart Wohnhaus):莫札特在 1773-1780年時住在這,我去時外牆正在整修,所以沒拍到好照片。

蓋特萊德巷(Getreidegasse):舊城區最為熱鬧的觀光街,招牌都有特別設計,相當別緻,連麥當勞也有不同一般的金屬招牌。

莫扎特故居(Mozarts Geburtshaus):在蓋特萊德巷,是1756年音樂神童莫扎特的出生地。黃色外牆上高掛著紅白相間的旗幟,每年吸引無數遊客到此參觀。

科雷基恩教堂(Kollegienkirche):是彌撒用的教堂,教堂前的廣場有許多便宜美味的攤販小吃以及傳統市集可逛,水果看起來真是非常美味。

洗馬場(Pferdeschwamme)

方濟各教堂(Franziskirche):穿過大教堂前方廣場,往舊市區方向步行約3分鐘,右手邊即可見到外觀古樸的方濟各教堂。南正門為羅馬樣式,主殿為文藝復興樣式,祭壇則採歌德至巴洛克過渡期樣式,是薩爾斯堡中最能表現各種建築特徵的教堂

大教堂(Dom):1614年重建,混合了巴洛克及羅馬的建築樣式,壯麗的大理石正門有三個銅製大門,分別象徵基督教三德-信仰、希望和愛。1920年後每年7月23日左右至八月底的薩爾斯堡音樂節,都是在大教堂前廣場搭設舞台,演出「凡夫俗子」音樂劇展開序幕的。

葛洛肯編鐘(Glockenspiel):在皇宮對面、大教堂後方的市政廳鐘樓,1600年左右建立,1702年在鐘樓上增加了這只編鐘,35只大鐘在每天7、11、18點會自動演奏。

聖彼得教堂(Katakomben - St. Peter): 696年興建,是聖本篤會派修道士修行的修道院,是德語圈最古老的修道院,也是薩爾斯堡唯一的羅馬式教堂。教堂後方的墓園及地下納骨塔亦開放參觀。

豪斯登堡城堡要塞(Festung Hohensalzburg):薩爾斯堡的象徵,聳立在山頭的白色城堡外觀美麗,1077年大主教吉布哈德.范.赫爾菲修坦一世著手興建,經過700多年增建整修,三次大規模擴建,而成為今日的樣貌。當初興建的目的是為了軍事防禦功能,並保留不少陳列品。可搭纜車上山,若有買薩爾斯堡卡(24 EURO),可多利用。亦可徒步爬樓梯登上城堡,舊城區有兩個入口,地圖上有標示,可由上往下俯瞰整個薩爾斯堡。之後可繞由 Stift Nonnberg方向下山,一下山可看到25號公車(也可在火車站直接搭),搭車前往海布倫宮。

海布倫宮(Hellbrunn):馬爾庫斯.西提庫斯大主教於1613年興建,這位大主教性喜惡作劇,因此美麗的宮殿花園內處處有會噴水的整人機關,4月~10月宮殿庭園有解說團,宮殿內部亦有展示場。旁邊公園則有真善美裡的清泉宮(Pavillon)。

步行也可抵達,下山後沿Nonntaler Haupt-直行,並循指示牌即可到達,但不建議,我走了快一小時,有點遠,算是郊區了。且不在市區地圖裡,方向感不好的,應該會迷路。我回程也是搭25號公車(2 EURO)。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