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捷克共和國- 布拉格 & 庫納赫拉 (Prague & Kutna Hora, Czech Republic)

捷克共和國(Czech Republic)

布拉格(Prague)

捷克首都,河左岸高地上聳立著布拉格城 (Prazsky Hard),右岸則為中世紀建築風格滿布的街道。市中心擁有為數眾多的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築,古羅馬式建築、哥德式建築、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及巴洛克式建築,因此贏得「建築博物館之都」的美譽,及「千塔之城」的封號,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歷史中心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這真的是很棒的城市,我個人稱他為紅蔥頭,因為滿滿的紅屋頂,加上一堆洋蔥型的塔,很可愛。她的物價相對於歐洲來說是低廉的,這邊的大眾運輸工具(上車一定要先打票,否則一律算逃票,聽說罰蠻重的)以及計程車都很便宜(計程車要先談好價,否則可能被漫天喊價)。這裡用的不是歐元,是捷克克朗(kc),但許多店家也收歐元,而很多大型超市如BILLA、TESCO會收歐元找克郎,收銀台有匯率(現在大約是1 EURO=25 Kc)。

布拉格也是歐洲的文化重鎮之一,如大家熟知的作家卡夫卡、米蘭•昆德拉等,今天該市仍保持了濃郁的文化氣氛,很多教堂常有音樂會,隨時都有音樂會可聽,曲目及表演者都會公布在售票處,或教堂外的公佈欄。

舊城廣場(Staromeske namesti):布拉格舊城的中央地帶,鋪滿石板道路,有許多攤販聚集,是買紀念品的好地方,也有傳統的布拉格食物可吃,是我在布拉格,最常逛的地方。

舊市政廳(Stromestska Radnice):建於14世紀的舊市政廳面對舊城廣場。大樓旁有著名的天文鐘,分為上、下兩座,上面的圓表示以地球為中心,外面有月亮、太陽環繞,並標明了年月日和時間,運轉一圈即代表一年的時間,這個圓稱為日曆儀。下面的圓則根據黃道12宮和農村耕作節氣,轉動一格代表12日,這個圓稱為天象儀(我研究了很久,還是看不懂)。每天中午十二點,會有耶穌基督的十二門徒從天文鐘旁現身。可以登塔頂,看360度的布拉格(成人100 Kc,26歲以下學生50 kc)。每整點會有人在塔頂吹喇叭。

提恩教堂(Marie Pred Tynem):提恩教堂是位於舊城廣場的哥德式建築,建於1365 年,兩座塔的樓頂以黃金裝飾,是舊城廣場上最古老的建築。

溫塞斯拉廣場(Vaclavske Namesti)與Na Prikope大道:屬新城區,我個人覺得沒搞頭。

國家博物館(Narodni Muzeum):位於溫塞斯拉Vaclavske namesti廣場南端,屬新文藝復興式建築。大廳曾是電影「不可能的任務一」場景之一。



布拉格城堡(Prazsky Hard):布拉格城堡位於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歷史,60多年來歷屆總統辦公室均設在堡內,所以又稱「總統府」。

聖維塔大教堂(KatedralaVita) :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非常雄偉壯觀,歷經3次擴建直到西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

皇家花園(Kralovska Zahrada) &皇家夏宮貝爾維得宮(Belveder):離開布拉格城堡,通過火藥橋後,即可看到皇家花園,貝爾維得宮也座落在那,但我去時也正在整修。

查理士橋(Karluv Most):是東歐現存最古老的石橋,禁止車輛通行。橋兩端有哥德式橋塔,兩側各有欄杆和以宗教故事為題的聖像(不過我也看不懂,所以只照了一尊聖像為代表)。

聖尼古拉教堂(Chram sv. Nikolase):離查理士橋不遠,附近有Church of our lady,是18世紀重建的巴洛克建築。內部的雕刻裝飾及壁畫非常精彩。(在舊城廣場也有一棟聖尼古拉教堂,很容易混淆)

火藥塔(Prasna Brana):火藥塔建於1475年,是布拉格舊城門之一,17世紀時曾用來貯藏火藥後改稱火藥塔。

猶太人墓地(Stary Zidovsky Hrbitov):內有12000座墓碑因為墓地有限,所以只能層層疊疊埋在同一個地方,高牆外就能看見許多墓碑。附近即是猶太區。


庫納赫拉(Kutna Hora)

Kutna Hora曾經有銀礦的開採,因此幾個世紀的建築特色在一個小鎮集合。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人骨教堂(Kostelk Vech savtych a kostnic) &聖芭芭拉大教堂(Chrám svaté Barbory) 。從庫納赫拉火車站步行至人骨教堂約15分鐘,沿路有指標,很容易找。而從人骨教堂要去聖芭芭拉大教堂約四公里,公車也不好等,人多搭計程車,分攤很便宜。若是只有1~2人,我覺得從人骨教堂搭TOURIST BUS是最方便簡捷的(一人35 Kc)。之後可以和司機約從聖芭芭拉大教堂附近(可以逛一下小鎮中心,再回布拉格)搭回火車站,一樣是35 Kc。

人骨教堂(Kostelk Vech savtych a kostnic):這裡原本是修道院,後來院長前往耶路撒冷帶回了一把聖土,將聖土灑在修道院的墓園,吸引了大批有錢人死後將屍體埋葬於此。後來又碰到了黑死病,死了許多的百姓。人骨的素材便是來於此,有繁體中文導覽可以看(是由雙連教會的姊妹翻譯的)。

聖芭芭拉大教堂(Chrám svaté Barbory):聖芭芭拉是礦工的守護神,聖芭芭拉大教堂現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原本是要模仿布拉格的聖維塔大教堂,所以請了設計聖維塔大教堂設計師的兒子設計,教堂於1388年動工,本來要蓋的是座兩倍大的大教堂,但工程多次受戰爭、經濟問題等延誤,最後拖到1905年才完成,是獨特的哥德式設計。

盧森堡(Luxembourg)

盧森堡(Luxembourg)


全稱為盧森堡大公國,是一個歐洲的內陸國家,也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國家元首為盧森堡大公。建於十世紀的城堡區可說是整個城市最早的發源地,現在僅存的遺跡是城堡內部的高塔,其碉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4年編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荷比盧、荷比盧,從小一直聽到三個國家連在一起,好像不來盧森堡,就少了什麼一樣。所以我從布魯日搭了四小時的車到盧森堡,還好盧森堡不算大,一天還夠玩。買DAY RETURN的票(41 EURO),和買單程票差不多價錢,所以也可以節省很多。

比利時- 布魯塞爾&布魯日 ( Brussel & Brugge, Belgium )

比利時



布魯塞爾(BRUSSEL)

說真的,布魯塞爾除了尿尿小童很出名外,再去海鮮街吃個便宜套餐外,好像真的沒什麼。而大廣場(Grand Place)號稱全歐最美麗的廣場,我真的覺得還好而已。 附近是購物街及餐廳,歐洲最古老的購物街 Galeries St. Hubert也在此地,有興趣可以前往一探。由於時間關係,布魯塞爾公園我沒有去,在國會的正對面,原是伯爵的狩獵場,十八世紀時改建為法國風味的公園。現在是布魯塞爾市民最喜愛的休憩場所。王宮 在布魯塞爾公園的附近,駐有皇家衛隊。王宮規模雖然不大,但十四世紀的建築外觀相當莊嚴美觀。過去是荷蘭國王及比利時國王的居所,現在作為接待外賓之用。布魯塞爾原子塔 Atomium(乘坐地鐵在 Heysel 站下車即可),我也沒去,對這裡興趣缺缺。



布魯日(BRUGGE)

會來到這裡,是個美麗的意外,當初太晚訂房,到比利時正逢週末,布魯塞爾的青年旅館被訂滿了,剩下的實在太貴,我就想說,不如前往一小時車程的布魯日住宿。因為買WEEKEND RETURN車票只要半價,加上住宿費,還蠻划算的,就預定了這邊的HOSTEL,我到的那天經過的HOSTEL幾乎都是full booked. 後來上網一查才知道布魯日是歐洲保存最好的文藝復興古城,目前也是比利時最繁華的旅遊景點。自從貿易特權被安特衛普搶走之後,加上港口泥沙淤積失去了海運優勢,布魯日經歷了五百年的沈睡期,也因為如此,古老城區幾乎未經什麼改建,保持的十分完好,有「中世紀睡美人」的美稱,城市中水道交錯,舊市區內盡是中世紀建築。我住在在布魯日兩晚,回到鎮上時間都是晚上八點後了 ,所以拍照已經沒啥光線了,但是我覺得她是很迷人的城市,有機會我應該會再回來好好逛逛吧!

荷蘭 -阿姆斯特丹&風車村(Amsterdam & Zaanse Schans, Netherland )

荷蘭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和印象中的荷蘭印象不太一樣,沒有風車沒有滿地的鬱金香,但有一千多座橋橫越其中,不過與威尼斯相比,卻遜色許多。然而還是有令人驚喜的一面,一進紅燈區,滿滿的櫥窗女郎,紅燈區中心區域大部分姿色都很好(較外圍區域的,看到,你會嚇到,實在….>”<),就在櫥窗攬客,偶爾會走出來和你聊幾句,希望你青睞他,只要一有人經過,馬上堆滿微笑。我真的覺得很可憐,大多都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出來賣笑,站在櫥窗,供一堆觀光客品頭論足,只要一有人選他,就拉下窗簾,開始工作,有些人好像幾乎以那小房間為家,可看到房間後面有小廚房等。許多的小電影院,裡面不僅播放成人片,也有真人實境秀,只是聽說,有些真的不太好看(聽說就是阿公跟阿婆在那裡表演,你會想看嗎??)。這讓我想起沒廢娼前的華西街,也是相同的情景,只是姿色實在差太多了,華西街會強拉顧客,而這裡不會。另外紅燈區處處賣大麻也是值得一探究竟,在這裡,輕微毒品是合法的,就我的觀察,只要是coffeeshop裡面幾乎都有賣大麻煙&,賣大麻的店不能賣酒精類飲品,只有軟性飲料,如咖啡或汽水、茶之類的)壓力(由於鄰近國的,而CAFÉ,就真的只是賣咖啡和酒而已,若真想嘗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聞味道,只要一經過有賣煙草的地方,就會聞到味道(你自然會知道,那味道就是台灣沒有的味道),這幾天,聞的頭有點暈,但很奇怪的是,這邊禁止路邊隨地喝酒,你只能在BAR喝,我真的有看到警察來趕人,但是因為對方也是觀光客,所以警方只有勸阻而已,並沒有真的開單。阿姆斯特丹的主要景點其實步行都能到,一天足夠了,所以安排兩天的話,可以玩得很輕鬆。



風車村(Zaanse Schans)

由於前一天已經逛完阿姆斯特丹想逛的地方,第二天吃完早餐(我住在Shelter City一晚20 EURO,有附早餐,但我覺得味道普普),我就搭車前往風車村。在阿姆斯特丹北約15公里處,搭火車約15分鐘(在Koog-Zaandijk站下,步行15分鐘可達,沿路有指標),班次很多,當日往返車票5.2 EURO,在這裡可以看到荷蘭人如何利用風車產生動力,研磨製造顏色的木材。在風車村裡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博物館,比如乳酪工廠,木鞋工廠等。是很有風味的小鎮,半天就夠玩了。若是時間不夠的人,夏天的話,可以在逛完阿姆斯特丹,直接去看風車(只是工廠和禮品店應該都關了),反正夏天,大概PM 10點才天黑,足夠閒晃了。

義大利- 比薩& 翡冷翠&羅馬&威尼斯&(Pisa & Florence& Rome & Venice, Italy) & 梵諦岡 (VATICANE)

比薩(PISA) & 翡冷翠(FLORENCE)


在一時衝動下,我定了機票,就這樣,我踏上了義大利。原本因為時間關係,並沒有將翡冷翠排入行程中,打算在PISA待上一天,不過PISA除了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外,似乎沒有什麼景點,而HOSTEL又沒有地圖可以提供,下午三點多,決定搭車到翡冷翠來個半日遊。PISA到FLORENCE約一小時,火車票5.7歐。在完全沒準備的情況之下,我來到了翡冷翠,一下火車根本不知要去哪,找到了INFO CENTER要了張市區地圖,就開始了我的半日遊。沒想到到聖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時,遇到了CANDICE和SANDY,也太巧了吧。不過由於我的時間有限,沒有聊太多就繼續去瞎逛了。還好現在是夏天,白天很長,到晚上八點多還是亮的,我逛了重要的景點,諸如聖喬凡尼禮拜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其為面對聖母大教堂旁的八角型教堂,其中正門三扇青銅面門的浮雕最有名,第二扇門面對聖母大教堂,建於1424年 花了27年完成,被喻為天國之門,以十張圖描述亞當、夏娃及舊約聖經的事蹟。還有碧堤宮(Palazzo Pitti)、新橋(Ponte Vecchino)、共和廣場(Piazza della Repubblica)等,並在最後步行上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遠眺整個翡冷翠。就這樣,我以四小時快速走了翡冷翠一圈,一切的一切都在預料之外啊!明天出發前往羅馬囉!!!



羅馬(ROME)

羅馬,對我而言,是神話的發源地,小時候,總以為希臘和羅馬是很相近的地方,長大才知道,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站在羅馬的街頭,真的有種古今交錯的幻覺。擁有2,500年歷史的「永恆之城」羅馬,自古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的國都。「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到羅馬似乎不算真正親近歐陸。羅馬時代與基督教時代的遺跡,在羅馬經常是顯而易見;各式廣場與競技場呈現紀元初宏偉的建築。為羅馬所包圍著的教廷梵諦岡及聖彼得大教堂更是我非朝聖不可的地方。羅馬有太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且都是步行可及之處。在羅馬,建議可以買Roma Pass,除了可以無限制的乘坐交通工具外,還可以免費參觀任意兩個景點。這兩個景點可以自己決定,我選擇了競技場和天使之城。因為這兩個景點的票價相對較高,而且,競技場有專門的Roma Pass通道,不用和普通遊客一樣排隊買票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待在羅馬的三天,我去了

圓形競技場 - Colosseum

天使之城 - Castello di Sant’Angelo

威尼斯廣場 - Piazza Venezia

西班牙廣場 - Piazza Spagna

萬神殿 - Pantheon

許願池 - Fontana di Trevi

大競技場 - Circo Massimo

拉渥那廣場、四河噴泉 - Piazza Navona & Fontana dei Quattro Fuimi

巴貝尼尼廣場、海神噴泉 - Piazza Barberini & Fontana del Tritone

教堂聖馬利亞科斯梅丁教堂:真理之口 - Chiesa di S. Maria in Cosmedin


梵諦岡 (VATICANE

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回英國後場,忍不住把丹、布朗的「天使與魔鬼」,再重看了一次,對於故事的場景,真有身入其境的感覺。而當時站在梵諦岡的聖彼得廣場,也閉上雙眼,感覺大爆炸的景象。旅行,有時候真的很神奇,當你踏上那個國度時,許許多多,小時候的回憶會湧上來,而書中的場景,真的就呈現在你眼前。有些地方,真的要親自踏上那塊土地,才會有真實的感動。也因此,激發了我踏上尋找藍色小精靈的旅程。



威尼斯(VENICE)

威尼斯是許多人去過很難忘的地方,但對我而言,確有淺淺的恨意。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從羅馬到威尼斯我選擇了搭一早的飛機。想說可以有多點的時間逛威尼斯。但,就在此時,威尼斯罷工,我就被困在威尼斯的機場,幾乎耗了一天,錢也白花了,時間也浪費了。所以,印象實在不好。不過,我必須要說,她,真的是個神奇的地方。我在晚上七點多才到威尼斯島上,逛到九點多就得回旅館了(為了省錢,我住在稍遠的地方)。但短短的兩小時,就已經讓我怒氣平靜許多。而隔天也玩的蠻盡興的,我想若是沒有罷工事件,我可能也會很愛威尼斯吧!

威尼斯處處是蜿蜒的小徑,我覺得很容易迷路,我常常鬼打牆,在同一個地方繞不出去,可能過了兩三個橋,又繞到同一個區域。不過也好,我就在小巷裡,到處亂鑽,累了,就在路邊的咖啡店坐下,喝喝咖啡或啤酒。因為前一天的影響,我並沒有把威尼斯逛透,但總也蒐集到了最原始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劍橋的嘆息橋,就是仿威尼斯而造的。下次要去蒐集牛津的嘆息橋,至於德國法蘭克福和美國阿利根尼縣法院連接監獄的嘆息橋有機會再說了。當然,最重要的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聖馬可教堂 (Basilica di San Marco)、里雅托橋 (Ponte di Rialto)、Scalzi 橋 ,也沒有錯失。我想有機會,我會再訪威尼斯的。

瑞士- 蘇黎世、琉森及伯恩(Zurich & Luzern & Bern, Swizerland)

講到瑞士,第一件事就是感謝杓子熱情贊助,雖然在他的實驗趕工,還是帶我到處去玩。除了蘇黎世(Zurich)外,杓子還帶我去了琉森(Luzern)和伯恩(Bern)。對瑞士的另一個印象是,貴。真的,什麼都很貴。從瑞士回英國後,我覺得,什麼都好便宜喔。價值觀完全混亂,現在已經開始亂花錢了,唉~~~


到達蘇黎世火車站時,老實說,我愣住了,因為車站剛辦完活動,所以到處是煙蒂和油油髒髒的污漬,跟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我想,那A阿ㄋㄟ,這是我從小聽到的瑞士嗎?不久杓子就帶了一大票人來接我了,因為剛好幫他的正妹朋友慶生,所以,第一晚就被帶去跳舞了,老人家了,實在不適合熬夜,那些小妹妹體力可真好。

由於前一天太晚睡,隔天睡得晚晚的,起床用完餐後就先去琉森了。

琉森最著名的地標,應該是一走出中央車站後,立刻會看到有一條木造長廊的卡貝爾橋(Kapellbruecke),據說是歐洲最古老的木橋(建於1333年),以在附近的St. Peters Kapelle(聖彼德教堂)命名;在十七世紀時加上了111幅三角形的畫在橋的走廊上,其中還一度發生火災,所以走在長廊中,可以發現在中間有一段的畫作有被燒毀的痕跡,有些只剩下修補的木頭橫樑;在橋的旁邊,一個像大蘑菇的建築,是建於1300年左右的一個水塔,不僅是琉森的名勝,也是全瑞士著名景觀之一。沿著市區逛可以經過基督教堂(Jesuitenkirche)以及霍夫大教堂(Hofkirche)。而琉森另一個最出名的就是沈睡的石獅,馬克吐溫曾說這是「世界上最哀傷、最感人的石雕」。旁邊就是冰河公园(Gletschergarten),不過我沒進去就是了。

第二天早上,跟杓子去完蘇黎世聯邦工學院(ETH)後(這可是愛因斯坦的母校耶),我就先去蘇黎世市區遊玩了,蘇黎世的景點,我分成兩個半天走完,不外就是班霍夫大街(Bahnhof Strass)、奧古斯丁巷(Augustinerg) 、聖彼德大教堂(St. Peter Church) 、雙塔教堂 (Grossmunster Cathedral) 、聖母教堂(Fraumuenster)和中國園(Chinagarten)。還有中國園旁的柯比意中心(Hedi weber haus),但那天休館,所以只有照照外觀。

下午就搭火車前往伯恩了。伯恩始建於12世紀,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伯恩舊城區原來的一些木質結構的建築被中世紀的多次大火燒毀,後來重建時改為石頭結構,現仍保持完好;碎石鋪成的馬車道,以及沿路許許多多的噴泉,也是我們蒐集的對象(在瑞士不用買水,噴泉水是可以生飲的),16世紀的鐘塔(Zeitglockenturm)及始建於1421年的晚期哥德式大教堂(Munster),使伯恩保留著中世紀時的風貌。現主要街道已被劃為步行區。舊城區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據說為給了城市取名,當時的統治者決定外出打獵,以打到的第一隻野獸作為城市名,結果打到一頭熊,於是以「熊」字為該城命名。伯恩這一名稱是從德文「熊」字演繹而來。「熊」自然成了伯恩的城徽,進而又變為伯恩州的標誌。伯恩市有些古建築上至今仍留有熊的雕塑。其中熊公園(Barengraben),餵養著一些供遊人觀賞的熊。